|
|
|
真抓实干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时间:2021-06-17 □苏南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可利用草场超过900万亩。(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 生态是发展的基础,更是美丽中国最鲜明的底色。做生态文明保护的“国之大者”,对各地发展不仅要心中有数,对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更要心中有数。只有从问题中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理念到行动积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就要从根本上重塑和深化对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认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纳入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尤其是“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以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和全过程为标志,让生态文明建设从实践到认识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涌现出很多的亮点与成就。以江苏为例,江苏省将“强富美高”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大力气、花大功夫,为生态文明建设“国之大者”提供了很多“江苏样本”。江苏不仅有立足地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措施和行动,更有牢牢坚持尊重自然和改造自然相统一的绿色发展观,坚持生态文明建设走好“群众路线”,通过标本兼治、系统治理,将生态环境保护当成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就要舍得投入,真抓实干。去年,苏州围绕打造“环境美”新苏州的总目标,发布了2020年度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排定重点工程项目100个,投资102.69亿元,从大气环境治理工程,到河道湖泊整治工程,以提升河道湖泊水质,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恢复流域水生态环境等为抓手,有效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保护修复,加强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资源恢复,并通过提高环境监管监测的信息化、现代化、标准化水平,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支撑,用“国之大者”的情怀和行动保证了苏州山更青、水更澈、景更美,空气更加新鲜。 “壹引其纲,万目皆张。”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 ,就要从群众满意的环境入手,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深度、广度、难度等方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承担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态的重大使命。尤其要将绿色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用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去集中体现生态价值观,这样,才能切实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自觉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国之大者”,让美丽中国久久为功。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