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揭牌!崇州再添生态修复教育基地时间:2021-06-09 今年开始 长江实行最严十年禁渔令,休养生息 在“6.5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 我市举办 水生态修复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增殖放流活动 补充和恢复渔业生物资源群体 维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 为贯彻实施《长江保护法》,服务保障长江“十年禁渔”专项行动,成都市人民法院、崇州市人民法院牵头,与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崇州市人民检察院、崇州市河长办、崇州市水务局在西河岸边,共同为“水生态修复教育成都基地”进行揭牌。崇州市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单位代表、学校学生和市民等一百余人参加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结束后,崇阳街道西河和街子镇味江河同步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将花䱻、中华倒刺鲃、鲤鱼共计28000尾鱼苗缓缓放入西河、味江河。 此次增殖放流费用来源于崇州市人民法院判决的王某、雷某非法捕捞水产品一案。 2020年4月13日9时许,被告人王某某、雷某某到崇州市白马河段,采取电瓶连接逆变器的方式捕鱼,被接到群众举报的公安民警和崇州市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现场挡获。 经称量,二被告共捕获鲫鱼、麦穗鱼、虾虎鱼、泥鳅、副鳅共计171尾1982克。经四川省水产学校认定,王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造成渔业资源损失恢复费用为1.84万元。 被告人因使用破坏性手段捕鱼严重影响生态平衡,被崇州警方以非法捕捞水产品罪刑事立案。两人除承担刑事责任外,还对非法捕捞侵害渔业水生态环境履行生态修复责任。 增殖放流活动上,市民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现场活动教育被告人,也引导全市民众共同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增殖放流活动举行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执法部门同步开展西河禁渔巡查,防止下游有人员对放流鱼苗进行打捞。 据介绍,水生态修复基地的设立旨在贯彻修复性、预防性司法理念,加大对崇州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在生态修复基地内进行增殖放流等替代修复方式切实保护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市为保护水生生物资源,认真执行春季禁渔法律法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天然水域“十年禁捕”要求,建立健全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和水生野生动物经营利用管理制度,完善了濒危鱼类物种专项救护快速反应体系。为加强鱼类栖息地保护,我市划定了西河鱼类保护河段和街子鱼类保护河段,制定了《四川省李家岩水库工程水域鱼类栖息地保护实施方案》,设立了鱼类资源宣传保护标牌。我市还积极推进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完善了水生生物影响评价审批手续,督促小水电业主落实了鱼类增殖放流、宣传保护、水生生态态监测等渔业资源补救措施。同时,进一步加强渔政执法监管,查处违法捕捞案件6件、罚款2.02万元,其中移送司法机关4件;收缴违禁撒网2副、刺网11副、地笼网21副、电捕鱼器3套、鱼竿60余根,放归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2尾,有效打击了违法捕捞行为。 来源:崇州公众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