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长资讯 >>典型河长 >> 广州市水务局局长龚海杰:信息化助力河长制 开启“掌上治水”新模式
详细内容

广州市水务局局长龚海杰:信息化助力河长制 开启“掌上治水”新模式

时间:2021-06-07     【转载】   阅读

南方网讯(记者/汤文诗 通讯员/赵雪峰)广州市始终坚持以河湖长制为重要抓手,深入践行“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管理”治水思路,取得了耀眼的成绩——国家监管的147条黑臭水体全面消除黑臭,13个国省考断面历史性达标。这座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美。

天河区猎德涌花城大道段航拍实景(通讯员供图)

近日,广州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广州市水务局局长龚海杰在《广州:信息化助力河长制 开启“掌上治水”新模式》一文中表示,广州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河湖治理工作上真抓实干、勇于创新,在广东省首推“河长App”,通过“互联网+河长制”,率先开启“掌上治水”新模式,以信息化强监管压实河长制各主体责任担当,助力精准攻坚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广州市河长制实现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的跃升,通过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市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龚海杰在文章中总结出河长制落实过程中三大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履职掣肘多。各区都存在涉水违建、雨污合流、污水直排等历史遗留问题,难以实现河道管理范围全贯通、杜绝污水直排等要求,河长上报问题避重就轻。二是存在履职“冠名制”。表现在镇街、村(居)级河长上报问题少,2018年村(居)级河长1月平均巡河上报问题率(上报问题人数占巡河人数比率)为12% ,巡河浮于形式;村(居)级河长“四个查清”(违建、排水口、散乱污、通道是否贯通)平均完成率仅为12%。三是缺乏履职考核评价机制。严重影响河长的履职积极性及河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

广州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信息化、体系化、可量化”河长监管体系,着力打造最先进、最系统、最精准的河长监管体系,努力在全国河长监管领域提供可复制的广州范本。

信息化——确保监管手段最先进

建立信息化技术保障机制能有效促进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落地。

龚海杰指出,广州市在整合多方资源基础上开展“互联网+河长制”行动,建立了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及配套运行管理制度,主要从压实河长职责、激励河长履职、提升河长履职水平、提高河涌问题的流转顺畅度、社会公众参与度等方面多方位提升河涌治理和管理的能力,为打赢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河湖“长制久清”奠定基础。

广州市以水务信息化为重要抓手,创新探索出一套“管服”并重的体系架构,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启“掌上治水”,全新搭建“PC端、App端、微信端、电话端、门户网站端”五位一体监管平台。

五位一体监管平台的建立,有效形成了“管理范围全覆盖、履职过程全覆盖、业务信息全覆盖”的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三个全覆盖”。

体系化——确保监管方位最系统

广州市实现全市河长湖长全覆盖,并通过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市河湖河长湖长全串接。广州市河长办先后出台多项巡河指导意见,紧密围绕河长履职前、履职中、履职后,借助信息化手段监督河长履职行为,压实河长履职责任,不断提升履职水平。

一是履职前。制定各类工作指引、印发河长手册、印制河长漫画、开展河长培训等。河长履职前可通过培训、学习相关工作指引以及河长漫画等方式学会使用河长App开展巡河、问题上报、查看河涌水质等工作。二是履职中。定期周报月报制。自2018年7月起至2020年年底,已向各级河长推送河长周报100多期。2019年开始,基于河长App系统中河长周报反馈的数据信息,以河长管理、服务河长、曝光台为主体内容,每月定期分析河长App中河长巡河、问题上报、巡河轨迹、水质情况等基础数据,编写16期反映基层河长履职情况的《河长管理简报》,曝光履职差的典型河长46名,并将问责线索移交相关部门。三是履职后。加强监督管理,利用系统通报、曝光等手段力促河长履职从形式履职向内容履职、成效履职转变。

可量化——确保监管结果最精准

评价指标量化。河长作为河长制工作的直接推动者和主要践行者,履职效果与河长制工作成效直接相关。为使河长制高效稳步推进,广州始终坚持源头治理理念,将河湖与河长作为落实河长制的两大源头,通过对河长履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创新体制机制,推行量化考核,建立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河长履职评价体系》。该体系以数据统计的方式对各级河长的巡河、问题上报、问题处理、下级河长管理、水质、激励问责等方面进行量化评价,并以不同指标的评价结果为依据,对各级河长按照文件要求开展工作的情况、工作取得的成效进行监督管理。

差异化巡河动态预警。通过每月河涌水质的监测数据,结合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通报批评或媒体曝光的问题情况,建立以“水质+问题”为机制的“红、橙、黄”三色预警机制(以专业监测机构得出的水质指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判定水质黑臭、水质劣V类、水质V类的指标值分别制定红色、橙色、黄色预警指标值),并以河湖问题数量进行分析,河长上报问题数量与质量低于非河长上报问题数量与质量的,视对比程度予以黄色预警、橙色预警或红色预警。水环境差异化动态预警机制的推行,将河长履职目标锁定为水质不反弹,通过每月发布的河涌水质预警情况,河长App自动在次月调整河长履职要求,河涌水质良好的河长工作适当减轻,进一步压实河涌水质黑臭的河长履职。

实施精准监管。利用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数据,监管各级河长巡河时间、轨迹、距离、次数,以及上报、交办、转交的河湖问题当前经办人、办理情况等信息,通过对巡河数据和河湖问题的分析比对,及时发现履职不力、虚假巡河的河长,并移交问责组追责。2018年以来,共配合提供227个河长履职线索,有效提升河长管理监督精准化。对有关问责结果和后续整改情况在广州河长管理信息系统中以“红黑榜”等栏目进行通报,传导工作压力。增强了执纪问责警示和教育的效果,有效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落实。追责问责机制形成以来,总体运行较好,能有效监督各级河长的履职情况,强化履职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河长资讯
更多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