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航空应急救援队按照飞行训练计划,扎实开展各项学习训练,并圆满完成支援承德灭火任务,飞行观察工作经历了实战检验,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发现,与日常训练相比,实战中的空中观察工作要求更高、任务更繁重。为进一步明确实战中空中观察任务分工,便于指挥中心和前方指挥部获取火场信息,掌握火场动态,针对空中观察要素多、信息报送频次高以及设备切换频繁的实际情况,市航空应急救援队积极开展空中观察任务研究工作,每架直升机合理安排2名飞行观察员,详细制定《飞行观察员空中观察任务分工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科学统筹,明确分工,保证空中观察任务高效完成。
一是根据任务特点,完成归纳分类。在实施空中观察任务过程中,飞行观察员要兼顾掌握飞行动态、观察火场因素、记录火场情况、采集影像资料等多项工作。同时,在进行空地通联时,需要频繁切换多种通信设备和降噪耳机,并实时做好火情分析,完成信息报送及指令传达等工作。多项任务叠加,观察员应接不暇,难以高效完成空中观察任务。经我队研究,将空中任务分为4类,即“观察记录类”“设备操作类”“影像采集类”和“信息报送类”。二是根据任务分类,细化职责分工。市航空应急救援队充分考虑当前通信设备较多、任务较繁重的实际情况,每次任务指定1名观察员担任小组长,负责统筹空中观察整体工作;每架直升机安排2名观察员,注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主观察员负责观察火场和信息报送,副观察员负责记录时刻和影像采集。同时,按照职责任务完成好火场要素观察工作并进行二次确认,确保所提供要素的准确性。每名观察员各司其职,既能减少设备切换带来的不便,又能保证空中观察任务完成质量。三是着眼通联顺畅,明确对接机制。市航空应急救援队组织飞行观察员认真学习《细则》内容,并充分利用每次飞行训练,安排学员轮流担任主、副观察员,充分掌握各自职责,确保火场情况能够及时回传,为灭火决策提供辅助信息。在明确观察员任务分工的同时,还组织指挥中心和前方指挥部负责同志共同学习《细则》,了解分工情况,明确“什么信息向谁获取”的问题,防止由于信息堆积影响灭火指令有效实施。
下一步,市航空应急救援队将结合日常飞行训练工作,与指挥中心、模拟前指密切协同,从实战角度出发组织落实《细则》要求,通过一次次的训练,压实主、副观察员职责,确保空中观察任务优质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