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资讯 >>生态教育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看成都生态环境教育表达
生态资讯
更多
详细内容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看成都生态环境教育表达

时间:2021-06-03     【转载】   阅读

推窗可见千秋瑞雪,开门即是草树云山。这幅蓉城画卷描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景象。

  

  6月2日,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的2021年六五环境日成都主场活动在麓湖湖畔举行,本次活动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活动上,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发布了32个成都生态惠民新场景。

  

  张军表示,生态惠民新场景是价值创造和多元体验的有机结合,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促进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支撑。据了解,成都近年来坚持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大力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和生态产品供给,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美公园城市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天府七小学生

  

  天府七小学生

   舞台上,天府七小以“公园城市 生态育人”为主题,展示了公园城市的教育表达,天府七小开展的自然课程,如在公园里观察花鸟树木、绘制美丽的校园、环保与垃圾分类,通过自然生态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树立环保观念,了解并传播天府文化。

   活动现场,成都市站东小学校的美术老师刘玉红、周莹和孩子们给展会来宾展示了玉米皮制作的精美手工艺品。契合本次展会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颖艺术再生创作方式、惟妙惟肖的一件件作品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参会嘉宾们的好评。

  

  站东小学美术老师及学生

   孩子们变废为宝,用原色玉米皮做成蓬松细密的仙鹤羽毛和芙蓉花、用废旧纸筒和麻绳做成立体花艺、用玉米皮编织成蜻蜓和小金鱼等等艺术品。

  

   会上,相关专家表示,生态环境教育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站在更高角度去思考生态环境教育。生态直播课堂的开展,是以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教育的一次重要尝试,以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孩子们在自然中感受自然,不仅有利于培养少年儿童的生态环保意识,更有力彰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主题,进一步引起全社会对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鸟类家园的重视。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共生。通过生态环境教育影响绿色城市的发展,为建设美丽宜居成都增光添彩。

  

   本次活动还在户外展示了西南地区首辆生态有声互动大篷车——“生态成都大篷车”,黑科技的专业朗读设备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打卡。市民朋友通过亲自参与录音、朗读生态文章等体验性高、互动性强的形式,感受到生态环境保护就在身边,也能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生态环保理念的内在涵义。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