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河长丨全省首家!瑞安成立民间河长协会时间:2021-06-02 在瑞安,有一批民间河长,他们不拿分文工资,也没报销交通路费,全凭一腔对“水”的独特情怀和责任担当,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奔走在河畔,无偿参与治水工作,用一双火眼金睛去发现、督促解决水域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一方清水,努力推动全市治水工作。 近日,这批民间河长有了自己的“娘家”,瑞安市民间河长协会成立大会召开,全市近百名民间河长相聚首,总结治水工作、分享治水经验、畅谈民间力量继续参与治水远期计划。 据悉,瑞安市民间河长协会是浙江省首家经政府部门注册登记的民间河长协会,这意味着瑞安全民治水工作将载入史册,走上更高台阶,真正实现“民间河长制”由政府主导转向民间自治,这于民间河长而言,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激励着他们在治水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全省首家民间河长协会成立 百名民间河长扭成一股绳 10月19日下午,民间河长协会成立大会审议并通过瑞安市民间河长协会章程、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第一届理事会及监事会名单等相关文件草案;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瑞安市星儿爱心服务社会工作中心理事长孙钰珉当选会长;大会还聘请了副市长林增丰为高级顾问,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局长、市治水办常务副主任池志刚为名誉会长,其余8名相关单位能人志士为顾问。 自2018年底以来,市治水办通过各大媒体、政府公众号在全市公开陆续招募了588名民间河长,并颁发了“瑞安市民间河长巡查证”,引导公众参与和监督了河长制工作,形成了治水合力。但是,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不少民间河长发现,这么一个庞大的团体存在组织涣散、活动参与度不高、个别民间治水工作推进难等问题。 今年5月,洪端艮、张仁勇、吴万宣、孙钰珉等7人民间河长代表,联合市星儿爱心服务社会工作中心,发起成立民间河长协会筹备工作,计划为真正关心、热心家乡水环境建设的群众搭建一座桥梁、一个平台,将他们组织和团结起来,成为有凝聚力、有影响力、有生命力的组织,更好地配合政府及“官方河长”开展水环境治理工作,切实形成全民参与机制。此举得到了生态环境、民政局、治水办等部门及相关市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孙钰珉当选后表示,他将与理事会成员一起,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与力量,激活民间河长自治能力,切实将大家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同时,规范协会运作,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及各项巡河、护河、爱河等活动,积极发挥民间河长与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水环境建设。 会上,池志刚为民间河长协会授牌;《瑞安市民间河长制规定》进一步完善并正式颁布;市妇联“瑞城蕙姐”加入,成立“瑞城蕙姐”护河队。 巡河宣传月活动启动 百名民间河长沿河入户做巡查做宣传、交流治水经验 当日,民间河长协会首次巡河宣传月活动在成立大会上正式启动,百名民间河长携手“瑞城蕙姐”护河队成员,以市区为中心,按“东南西北中”五个片区分队,在各片区组长的带领下,分别走进自己工作、所住地附近河道及沿岸开展河道巡查、“五水共治”满意度调查宣传等活动。 在安阳街道塘河南路沿岸,记者看见一群身穿绿马甲的民间河长正沿河仔细查看河流水质、亲水绿植和沿岸卫生等情况,其中一名带队的老河长、市民间河长协会副会长洪端艮正跟新会员分享自己多年来的巡河经验。 “河长要练就一双发现问题的火眼金睛和一颗对问题‘刨根问底’、追根溯源的心。”洪端艮说,自己巡河时间久了,对河流产生了条件反射,看到有水流的地方就会看一看,跟‘找茬’似的,曾经还从瑞安市区一直巡河巡到陶山去,协助解决了陶山一工地偷排泥浆入河问题。 民间河长工作突出 协会成立助推全民治水工作上新台阶 民间河长制,是瑞安“五水共治”中的一个创举。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9年,瑞安全面推行“民间河长”制度以来,各级民间河长在水资源保护与河道岸线治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从蹲点多日追查三叉河被污染的“元凶”,到撸起袖子爬下窨井追查河道污染源头,到严肃督促相关部门落实整治……民间河长参与河流治理及保护,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扮演着“监督员、巡查员、宣传员、联络员、示范员”五种角色,承载着公众对治水工作的评议权、参与权、监督权。 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市民间河长开展美丽河道“回头看”、塘河流域走访、“黑臭河”巡防调查等活动1000余次,参与人数达2000人次,发现并协助解决问题80余个,督促整治污染河道50余条。 “一次次行动的开展、一个个水污染问题的解决,印证了民间群众推动治水工作的力量。”池志刚说,瑞安民间河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群众治水的主体作用。他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初心,立足“民资、民力、民办、民营、民享”,让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共同发力,引导全民争做治水践行者;也希望更多群众加入民间河长队伍中来,加速实现瑞安“蓝天碧水”的治水愿景。 市民间河长协会成立后,瑞安民间河长制工作将更加规范、更趋常态化。据了解,下一步,该协会将不断强化民间河长的履职培训学习,完善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规范民间河长履职行为,进一步扩大民间河长队伍,真正使这支队伍从群众中来,带领群众不断深化亲水、爱水、惜水、护水的意识,形成全民治水浓厚氛围,助推我市治水工作走向新台阶。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