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资讯 >>生态宣传 >> 防治噪声污染,我省计划于2022年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条例
生态资讯
更多
详细内容

防治噪声污染,我省计划于2022年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条例

时间:2021-04-29     【转载】   阅读

新甘肃客户端4月28日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金奉乾)记者今天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受理涉及噪声污染投诉案件6098件。为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我省计划于2022年制定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条例。

  

  新闻发布会现场 金奉乾摄

  随着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噪声污染逐渐突出,污染区域由城市扩张到了农村,高铁、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噪声源不断出现,健身娱乐(如广场舞)噪声、室内噪声污染日益凸显,噪声投诉居高不下,噪声扰民现象突出,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问题。据初步统计,2019年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我省期间共接到2643件生态环境信访举报,其中噪声环境污染类问题占比23.63%,噪声投诉占比排名第一位;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共受理环境信访投诉案件10945件,其中,涉及噪声污染的投诉案件为6098件,占受理总量的55%。

  

  城市交通噪音 金奉乾摄

  近年来,我省逐步理顺噪声监管体制机制,2020年我省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生态环境、公安、住建、文化旅游等部门。各部门扎实推进各项降噪措施,社会生活噪声监管方面,在重大活动和中考、高考期间,持续开展“绿色护考”行动,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实行噪声限制管制,禁止各类噪声污染源干扰考生。建筑施工噪声监管方面,对施工工地进行严格监管,加大夜间施工监管力度;交通噪声监管方面,在市区主干道设立禁鸣标识,截至目前,全省已基本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划分调整工作。2020年我省组织启动了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调整建设工作,安排省级专项资金1800万元在全省市级城市实现噪声自动监测,共计建设135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实现噪声的实时监测,掌握噪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为城市声环境质量的管理和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同时,我省首次将噪声管理纳入《甘肃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2021年全省生态环境工作要点》,加强重点噪声源监管。我省目前尚未出台噪声相关地方性法规,为填补我省噪声地方立法空白,有效提升监管水平,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省生态环境厅已提交省人大将《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列为2021年调研项目,并计划于2022年制定我省噪声污染防治地方条例。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邮箱地址:812938456@qq.com。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