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京雨花台生态环境局打造“智慧环境治理”新格局时间:2021-04-27 近日,雨花台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奔走一线,在全区开展“码上换”帮扶指导工作。这一张张小小的二维码虽然看似寻常,却是废气治理设施远程监管的重要科技手段之一。 ▲现场帮扶指导 据悉,“码上换”通过数据采集,可以动态反映涉活性炭企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运行以及危废管理情况,是生态环境部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能的有力措施,真正实现“码”上监管、“码”上服务。 ▲“码上换”及帮扶指导手册 “码上换”是环境治理的创新形式,科技赋能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雨花台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全面提升水、气、声、渣等各项污染物治理水平。 一、持续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建设 ▲智慧雨花监管平台效果图 全区累计投资700余万元,着力打造“天罗地网”式监管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区共建成各类大气站点48个、水站2个;“十四五”开局之年,又新增建2个水站。其中,微型空气自动站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预警响应处置机制的基础,建成以来,累计处置网格化“小区域”大气污染问题3000余起。 二、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数字化 ▲第三方大数据分析污染玫瑰图 借助第三方大数据分析平台,重点分析研判区内大气质量情况,进一步实施“清单管控、靶向治理”;同时大力推广区内大气网格化监管APP,创新属地治气模式,全面落实“二级点位长”、“三级点位长”制度。 三、着力打造智慧监管一体化平台 ▲大数据指挥中心效果图 为提高全域生态环境智慧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区政府投入800万元建设了雨花台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目前,已完成智慧室的装修、软件平台的搭建,预计今年6月底上线运行。建成后将全面整合全区现有的水、气、土等监管系统,打通所有生态环境领域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雨花台区污染防治工作的决策能力、监管水平、服务效能。 预计“十四五”期间,全区将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履责、社会参与、公众监督”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格局,全面借助科技力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全区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高质量协同发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81293845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