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美日峰会果然剑指中国?拜登提前挖好“巨坑”,菅义伟却不得不跳时间:2021-04-16 【南方+4月16日讯】福岛核废水排海决定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之际,日本首相菅义伟开启了访美之旅,他将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菅义伟将成为拜登1月就任以来面对面会见的首位外国首脑。自3月美国外长、防长“亚洲行”将日本作为“首站”以来,美日关系似乎进入新的“蜜月期”。 ![]() 不过,“日美特殊关系”真的值得菅义伟沾沾自喜吗?有日媒分析称,日本成为美国的“特殊伙伴”,说得好听点是“靠得住”,说得难听点则是“好使唤”——这就是日本的现状。此次日美首脑会面,日本即将遭遇的“陷阱”恐怕远比“好处”多。菅义伟选择此时访美,有何玄机?其内阁对拜登政府看似“唯命是从”,真正目的又是什么?面对可能踩到的“陷阱”,日本政府是否已做好准备? 拜登或开口问日本要回报 ![]() 据日媒披露,此次日美领导人会谈将涉及地区安全、供应链安全、气候变化等多项议题。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表示,此次会谈将“进一步加强作为日本外交和安全保障基础的日美同盟,向世界展现牢固的日美关系”。 日本在外交和安全等领域依赖于美国,因此向来把日美同盟视为日本外交“基轴”。每当美国新政府上台,日本领导人一般热衷于寻求尽快访美,并以在谁能更快与美国新领导人会晤的竞争中“拔得头筹”而自夸。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接待的第一位外国领导人就是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这一点,令当时支持率直线下降的麻生拥有了在外交上得分的感觉。而菅义伟的前任安倍晋三为了“抢第一”,甚至不惜打破外交礼仪,在前总统特朗普尚未上任之际,火速飞到美国,与特朗普进行了一番谈话。 ![]() 事实上,菅义伟访美的时机相当微妙。4月13日,日本决定正式宣布核污水排放入大海,美国随即声援表示支持,4月15日菅义伟开始访美,这一前一后的举动,不禁令人联想。 “日本排污,美国支持,首相访美,首脑会面,这样的节奏,从中也能看出拜登政府的拉盟友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一直以来都依附于美国,以美国为外交轴心,几乎凡事都“追随”美国而行,这点始终没有改变。“日本脱亚入欧,与美欧等国家站成同一阵线。如若核污水排放的是韩国,美欧国家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也表示,美国公开表态支持日本排放核污水决定,目的就是为了巩固日美盟友关系,“美国以表态支持为筹码,拉拢日本,遏制中国。” 有分析人士指出,日本与周边国家存在各种矛盾,日本希望通过拉紧美国以确保其在地区博弈中取得有利地位。不过,既然美方把“第一次面谈”给了日本领导人,当然会要索取相应的外交回报。 英媒《金融时报》14日曝料称,拜登政府正不断向菅义伟施压,要求在美日两国首脑拟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及台海问题。除此以外,拜登政府还想让菅义伟就日韩关系进行表态。由于历史争端,这两个亚洲邻国本就有嫌隙,加上两国近期又因为日本擅自决定将福岛核事故核废水排海而闹矛盾。美国希望通过此次会谈令日韩修复关系,以助其处理朝鲜半岛问题。 共同社指出,美国还可能会在以“人权”为由制裁他国时,要求日本进一步应对,而日美之间在这一议题上存在温差。日本《现代商务》杂志网站指出,日美首脑会谈商讨的内容看似加深了日美同盟并对日本有利,但同时也意味着美国能够借此次会谈要求日本“分担责任和负担”。而日本在“分担”的同时,极有可能意味着其在不久的将来直面亚太地区冲突,并使经济遭受损害。 ![]() 想借加深日美同盟来赚取“政绩”的菅义伟政府,是否真的为美国的种种要求做好了准备?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分析称,当下日本之所以应和美国的一些政策,是因为拜登政府没有明确要求日本与周边国家脱钩,因此在不彻底损害日本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日本可能会答应拜登政府的一些要求。 不过,美日之间复杂的利益交换也显示出两国外交策略上的温差。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指出,在发展“自由开放的印度洋—太平洋”方面,美国和日本有一致部分,“不同的部分在于,美国着重于政治和安全,而日本侧重于经济,希望日企在印太地区获得发展,带动日本海外经济利益的发展。” 菅义伟逼近“危险水域”忙出招 ![]() 日美首脑会谈前夕,菅义伟的处境与其前任同僚颇为相似。受新冠疫情处理不利和一系列丑闻打击,菅义伟的内阁支持率今年一度逼近30%的“危险水域”。 4月以来,日本多地疫情明显反弹。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接种新冠疫苗人数不到总人口的1%,民调显示,超60%受访者对政府疫苗接种项目进展不满意。共同社12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菅义伟作为下任首相人选的支持率只有4.9%。 日媒“日刊现代”指出,菅义伟期望通过加深日美同盟来挽回支持率。菅义伟自去年10月发表首次施政演说起,便不断强调日美安保同盟的“基轴”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瓦列里·基斯塔诺夫在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日美首脑会谈对菅义伟来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日本首相可以借此提高地位和权威。 不过,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晓磊指出,菅义伟没有必要被日美同盟蒙住眼睛。“日本民众对政府内政政策的关注度比外交政策更大。比起外交和安全等浮躁、表面化的议题,日本政府还应想方设法慢慢推动经济恢复。”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副院长张玉来指出,日本曾长期在军事上同美合作,经济上则与亚太地区大国加强关系。如今美国在亚太地区强调“对抗性”,日本的传统战略平衡也随之被打破。此前,安倍内阁改动日本新安保法期间就曾遭遇支持率下降,菅义伟内阁若继续对美国“对抗性”政策唯命是从,将面临同种命运。 张玉来认为,菅义伟内阁紧跟美国亚太政策的隐藏意图或为搭上美国近期推出的财政刺激“列车”,以创造其上任以来的最大经济“政绩”。菅义伟内阁在日美首脑会谈中真正的利益交换“条件”是:在美国主导的半导体产业链重建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使2019年草签的日美贸易协定能够正式落地,并在疫苗问题上获得突破。 张玉来据此指出,菅义伟内阁或将有选择性地回应美国的“对抗性”需求,在安保等议题上回应或将显得有所隐晦。“在热点地区可能擦枪走火的形势下,日本政府肯定不愿意在‘家门口’遭受战火。” 盟友紧盯美日首脑会谈 作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重要盟友,印度和韩国也高度关注菅义伟此行。有消息称,菅义伟访美后将在4月下旬出访印度,韩国总统文在寅计划5月访美。尽管美日印韩四国近来互动频繁,但有分析指出,盟友与美日的外交重心并不一致,拜登和菅义伟想要推进“自由开放的印太”构想,恐怕难有成效。 ![]() 4月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在未经过印度当局同意的情况下,进入印度专属经济区,引发印方不满。美印因防务问题发生争吵,实属罕见。近年来,无论从深化美印军事安全关系、升格美日印澳“四边对话机制”(QUAD),还是想把印度拉进“北约+”,在争取印度这件事上,连续几任美国总统都在努力“抛绣球”。 然而,美印在贸易、原油等方面存在分歧,伙伴关系的发展并非“一片坦途”。“印度是美国在亚太战略上的关键一环,但相较于日本、澳大利亚,其政策独立性更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钟飞腾认为,美印并非完全“一条心”,印度在与美国和亚太地区大国间也更为倾向于维持周旋。 同样抱有迟疑态度的还有韩国。4月13日,日本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水排入大海,引来韩国的强烈抗议,而美国却对日本此举表示了“欢迎”。有分析称,福岛核污水事件再次凸显了美国在日韩两国中,往往更注重对日关系的倾向,这令韩国感到不满。 除此之外,美韩在朝鲜问题上的步调也不一致。韩国总统文在寅主张任何情况下都不对朝动武,倾向于通过对朝友好的策略来维护半岛和平;而美国认为,只有严厉制裁才能让朝鲜放弃发展核武器。“美韩在外交战略方向上远不如美日一致,”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分析,“但因为拜登的基本外交政策是拉拢盟国,所以美国需要将韩国绑在自己的外交轨道上面,作为制约朝鲜的‘棋子’。” 拜登想要联合盟友搅动地区局势,但在“一盘散沙”的现状之下,试图抱团势将面临重重阻碍。 南方日报记者:泠汐 冯颖妍 邹非序 策划:张茵 陈梅玉 (校对:牟元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