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河河长行⑦ | 10年处理80万吨 渝中区这个基地让粪水变净水时间:2022-01-13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13日16时30分讯(记者 李华侨)近年来,江水变清、水质变好、生态变美,已成重庆渝中区“标配”。 渝中区的长江岸线并不太长,但区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态压力不可谓不大。然而,数据显示,近年来,长江、嘉陵江渝中段地表水水质由III类提升到II类标准,大溪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这背后有什么秘诀? ![]() 答案就是——把好“排污关”。渝中区用高科技手段,高标准建设运营粪便污水处理场,打造直饮水标准的过滤系统,让流入长江的每一滴水,都经得起生态的验证、历史的检验。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渝中区共有160座公共化粪池,434座弃管化粪池,接近600个化粪池的总量,全部都被定期清掏、转运、处理,它们的归宿,是黄沙溪环保绿化基地。 据介绍,该基地始建于2009年,初期总投资8784万元,日处理粪便能力500吨,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排放标准。2011年底,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每天处理200余吨粪便污水。 作为重庆中心城区唯一的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基地,这里还解决了主城不能进入管网的2万多座化粪设施的“老大难”问题,有效减轻了污染物超量进入长江水体。 “现代都市的粪便污水处理,是‘无废城市’的重要标志。”该基地主管方、渝中区城管局环卫三所副所长范娟介绍,2020年,渝中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粪便污水无害化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10年来,基地累计处理粪便污水80余万吨,进粪指标从COD15000毫克/升、氨氮600毫克/升、总磷130毫克/升,变为COD40毫克/升、氨氮0.5毫克/升、总磷0.2毫克/升,整体污染物降解率达到99.8%。 粪水变净水,渝中为两江捧出清流,为水生态筑牢了最严密的屏障。 江流欢畅,水声潺潺……在渝中区,一幅幅灵动和谐的画面时常展现在人们眼前。近年来,渝中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河长制工作,以“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境内长江、嘉陵江生态明显改善。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