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苏州7月20日消息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璜泾镇杨漕村依托红色教育基地,结合农业特色,打造出融合红色旅游、户外拓展、蔬果采摘等项目于一体的全新乡村旅游模式。根植红色基因,加强党建引领,融合农文旅产业发展,杨漕村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幸福之路。
  让红色教育“动”起来
  走进太仓市第一党支部纪念馆,一张张老照片映入眼帘,一件件老物件陈列两侧。这里记录着太仓第一个党支部的形成过程和党员先烈的生平事迹。在这里,游客们可以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参与党史知识小测试等。
  “这两年,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杨漕村工作人员顾文婷表示,近年来,杨漕村规划了以“四园三区一路”为主体的红色互动体验基地,融入团队拓展等现代元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通过融入团队拓展等现代元素,杨漕村的红色教育生动起来,在看、走、互动中让游客感受杨漕本地红色文化。同时,红色教育基地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2020年,杨漕村共接待游客5万余名,创收50多万元。今年上半年前来杨漕村参观的人数就接近5万。
  用“绿色”留住游客
  红色旅游的名片越擦越亮,如何通过旅游带动村里的发展,这是杨漕村党委书记吴振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能仅仅是让游客来参观,还要让他们在这里吃、在这里玩。”
  为了留住游客,杨漕村以“红育杨漕、绿映村庄”为特色品牌,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结合杨梅园、枇杷园、东枣园等三大果园,发展采摘农业。
  通过开展融合红色教育和农耕文化的特色文体活动,改善乡村环境面貌,营造精神环境“双宜居”,杨漕村的“红”与“绿”正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
  “红色信箱”凝聚力量
  杨漕村擦亮农文旅融合招牌,做好“红”与“绿”的文章,党建是一招关键棋。
  今年85岁的吴福元是杨漕村的老党员,几年前,村里给他家门口装了一个红色的小信箱。之后的每个季度里,他都会在这个信箱里收到画着杨漕村风景的明信片、各种各样的党史资料和学习文件。
  像吴福元家这样的红色小信箱,杨漕村一共有200多个,每个党员户的家门口都有。这是杨漕村党委特意为全村200余党员户定制的“红色信箱”,用来邮递“红色信笺”,把全村的党员连结在一起。
  此外,杨漕村组还建起以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志愿者为主体的“聚力”行动支部。杨漕村的“红色”在他们身上继承,杨漕村的“绿色”在他们手中更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