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哈尔滨7月17日消息(记者马俊玮)7月17日,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第三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交流会在东北农业大学举行。全国41家高校代表深入总结和推广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方面的典型案例和宝贵经验,研究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新农院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共同探讨高校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思路与举措。
会议现场。东北农业大学 供图
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长生说,东北农业大学先后与农垦、森工两大国有农林企业和9个地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成了36个集试验、示范、推广三级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载体,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在龙江农业区域的全覆盖,为龙江打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代表联盟宣读了“关于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优秀案例”的表彰决定。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扎根祖国沃土、助推脱贫攻坚战略有效实施”;东北农业大学“脱贫摘帽扶上马、产业兴旺送一程”;浙江大学“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扶贫攻坚结硕果、乡村振兴开新局”等20所高校的实践案例被评为“典型案例”。沈阳农业大学“科技火炬的传承者”等13个案例被评为“优秀案例”。随后,与会领导为获奖高校代表进行了颁奖。
颁奖仪式现场。东北农业大学 供图
会上,教育部科学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张国辉说,高校要自觉肩负高校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使命,准确把握好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方向,立足新发展阶段持续推动高校新农院在乡村振兴中作出更大贡献。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成果支撑,加快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大会特邀报告阶段,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理事长柯炳生教授作题为《创新科技服务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报告。东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吴玲教授作了题为《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助力端稳“中国饭碗”做出龙江新贡献》的报告。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典型案例交流会环节,“典型案例”获奖高校围绕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探索出的新样板、新模式、新路径进行了经验交流分享,就下一步如何为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质量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