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水域救援训练基地挂牌仪式 ▲
7月15日,云南省水域救援训练基地挂牌仪式在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训练基地举行。仪式当天,基地内外热闹非凡,前来参加仪式的人员均队列整齐、精神饱满、士气高昂,当牌匾上的红绸被轻轻揭下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一难忘的瞬间,象征着昭通市消防救援训练基地从此揭开了崭新篇章。
“云南省水域救援训练基地落地昭通是立足省情灾情,进一步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关键举措。” 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赵文生表示。
挂牌是新的起点,接下来,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将不断巩固和扩大昭通在全国水域救援训练领域的首创优势和领先地位,拓展综合实战项目、发展航空救援技术,奋力将该基地建设成为辐射滇川黔、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综合性应急救援训练中心。
自转隶改制以来,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全新定位,围绕“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任务,以应急救援专业化建设为目标,立足山岳救援、水域救援等救援领域,结合昭通灾情实际,建成了全国一流的应急救援培训基地,打响了昭通消防专业化训练品牌。
★ 高起点 高标准 高质量 ★
高起点谋划,致力打造一流训练基地
“以往我们想要学习专业技能,就得去外地,一来一回浪费时间不说,有时候还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及饮食,遇上个水土不服,那么自身学习能力肯定是大打折扣。”回忆起以前的“求学”经历,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严红涛有些感慨。
看到消防指战员们多年来为学习而奔波,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赵璐下定决心要修建一个综合训练基地:“建!我们不仅要建,还要建成一个国家级应急救援训练基地!我们下一步还要全面加强自身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立足昭通灾害类型实际,在未来形成全覆盖、专业化的攻坚力量格局。”
说干就干,然而,建设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在训练基地筹建过程中,资金问题一直是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加速推进建设进度,支队积极协调,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抢抓发展机遇。终于,市委、市政府决议把昭通消防训练基地与安全生产救援中心、交通应急救援中心、民兵训练基地统一规划建设,将其列入鲁甸地震恢复重建项目库并给予征地费用减免政策,批准把昭通消防训练基地与矿山救护中心合并规划建设。云南总队也在项目设计审批上加强指导帮扶,先后帮助支队争取到省级防灾减灾专项资金和部局培训基地建设资金。
说起基地建设情况,严红涛副支队长打开了话匣子:“支队党委始终立足队伍长远发展,始终坚持将推进消防训练基地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在建设过程,我们可是拿出做精品的态度,设计、施工均交由国有企业实施,对训练设施更是充分听取各界专家的意见,认真借鉴国内外消防训练基地的建设经验。其中,多项训练设施为省内、国内首创,比如急流水域训练设施就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满足1至5级强度的训练设施,是世界范围内第二个符合国际救援标准的急流河道。它的建成,不仅填补了国内水域训练设施的空白,还被部局评为全国践行训词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成果一等奖,为云南消防争得了荣誉。”
高标准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救援队伍
建成不是终点,建好、用好才是关键。
“我们一直坚持干在前、想在先。”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副支队长严红涛说。
早在2017年,昭通消防救援支队就依托省消防救援总队良好的合作基础,抓住中法警务合作计划的机遇,连续三年,主动邀请全球领先的法国宪兵山岳救援专家在昭通开展中法山岳救援技术交流培训。不仅如此,支队还依靠大山包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建设了大山包户外山岳救援基地。在这里,参训队伍可以通过天然地形,设置救援科目,如:垂直救援、横渡救援、横渡T型救援等科目,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在对外交流过程中,法国专家实地勘察了大山包户外山岳救援基地后都赞不绝口,将它誉为:“山岳救援训练的国际级场地。”该场地与内场设施一同构成了模拟环境与实战环境高度融合的训练设施体系,成为全国山岳救援“全天候、全地形、全环境”实战实训的重要基地。
除了注重学习借鉴相关国家地区的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之外,昭通支队也从未停止创新实践的脚步。
针对省内洪涝灾害和水域事故多发的特点,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紧盯水域救援重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进水域救援训练基地建设,并依托水域救援训练基地组织开展专业训练和培训,强化水域救援实战化演练,全力推进队伍水域救援能力提档升级。
昭通支队建成的水域救援专业训练设施是水域救援训练基地的“王牌”,该训练设施能够模拟急流当中的皱眉流、覆盖流、漩涡流、翻滚流等5种涡流,提高水域救援人员应对复杂水域状况的处置能力,为消防救援人员开展人员溺水、孤岛转移、舟艇翻覆救援训练提供复杂水域场景和训练条件。该训练设施的建成使用,有效填补了国内没有专业激流训练设施的空白,极大提高了消防救援队伍应对处置复杂水域救援任务的能力素质。2020年,昭通水域救援专业训练设施荣获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成果一等奖。
硬件建好了,昭通支队又在多方考察了解的基础上,选定了联合国认可的国际搜救教练顾问联盟(IRIA)培训团队进行接洽,并向市政府汇报争取政策经费支持,推动以市政府名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合作上升为政府行政行为,规范合作方式、提高合作质量,为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开展专业化、实战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有了强大的师资力量做后盾还不够,昭通支队还在关河、金沙江建有水域救援驻训点,与内场设施一同构成了模拟环境与实战环境高度融合的训练设施体系。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昭通支队还与青岛红十字搜救队、上海海上搜救中心等国内一流的社会救援团队建立合作关系,把技术骨干拉到大海和陌生环境当中锤炼,向经验丰富的社会救援力量学习技术。
同时,通过水域救援专业化训练的不断摸索,支队研发了15项训练操法,编写了《水域救援训练指南》,建立了相对成熟的消防员水域训练体系,这些都是昭通支队开展水域救援培训的独有优势。
“正是支队对水域救援这个特殊救援科目格外重视,不仅加大资金投入,加速硬件建设,还加强装备配置,突出实战实训,积极探索专业化培训模式,因此,在近些年的水域救援任务中,我们基本能保证保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说起水域救援,昭通市消防救援支队团结路特勤站政治指导员刘世远的自豪溢于言表。
高质量推进,有效提高核心竞争力
3月30日至4月22日,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在昭通支队举办了全国水域救援技术教练员培训班,全国33个总队的440名业务骨干分4批次参加培训。
6月24日,全国森林消防队伍绳索救援教练员培训在昭通圆满结业,来自12个森林消防总队特种救援大队、大庆、昆明航空救援支队以及机动支队的63名水域救援技术骨干参加培训。
7月4日,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水域救援技术教练员培训班在昭通支队培训基地开班,来自北京总队7个支队的60名指战员将开展为期15天的涵盖基础理论、模拟河道及室外场地的实操科目培训。
……
近几年,昭通已经成为云南全省乃至全国水域救援和山岳救援技术实训的“大本营”。
去年以来,昭通消防训练基地先后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和森林消防队伍举办水域救援技术骨干培训班8期,有近千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指战员从昭通学成归队,训练工作并得到了全国消防队伍的普遍好评和应急管理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各总队归队后书写的学习报告中,均提到了昭通消防水域救援技术培训的先进专业,并纷纷表示,日后要打通与昭通消防的交流渠道,积极组织各战队的消防指战员赴昭开展专业训练。
昭通消防训练基地早已投入使用,除“山岳救援”和“水域救援”两块王牌培训项目外,昭通消防训练基地还可以开展公路交通(隧道)事故处置训练设施、建筑倒塌事故处置和受限空间救助训练,其中,隧道训练设施还是目前云南省内唯一一个可以开展真火训练的隧道设施。
正因如此,如今的训练基地不仅仅是作为全国消防指战员们提升能力、再攀高峰的“筑基石”,还是未来消防队伍中新训消防员锤炼自身、磨砺意志的“磨刀石”,是他们检验成果、发现不足的“试金石”。
在今年,云南消防总队改进新入职消防员培训工作,将水域救援专业化培训纳入新招录消防员培训计划。这是昭通支队首次承办全省新消防员转段阶段专业化培训任务,有了此次经验,昭通消防将继续利用基地训练设施作为消防队伍实用人才孵化基地,加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为各消防单位不断培养输送素质好、业务精、战斗力强的年轻消防指战员。
接下来,昭通支队还将依托基地的真火训练设施,利用封闭空间燃烧产生的高温真火,为新招录消防员开展火场认知和火场脱困训练。此外,依托基地训练设施和师资力量,昭通职教中心联合昭通支队开办的3个应急管理中职专业在去年已招生开学。3年后,150名通过专业学习和岗位实践的毕业生,将输送到全国消防救援队伍,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些年,昭通支队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救援需求,坚持开展与国际接轨的专业化训练,紧盯影响战斗力生成的核心要素,全力提升队伍专业化、实战化水平。把团队能力转化为施训能力,把地理优势转化为训练优势,正是由于昭通支队长期坚持盯着问题做工作,瞄准弱项求突破,照着短板抓整改,才有了如今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的硬核实力。
近日,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又出台支持昭通国家水域救援训练中心和大山包山岳救援训练基地高质量发展七项措施,根据制定目标,总队将通过2至3年的持续支持和共同努力,将昭通国家水域救援训练中心打造成为全国急流救援教练员技术培训基地和全省专业化训练实训基地,全面具备急流救生、潜水救援、山岳绳索、受限空间、火场脱困、车祸救助、院前急救等7个专业训练功能,达到年承担10000人专业化培训考核、资质鉴定的规模;到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应急培训中心和综合性专业训练基地,同步积极推动发展航空救援技术,力争在航空救援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七项措施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昭通支队训练基地的领先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梦菲 李嫒池
原标题:《云南昭通建成一流应急救援训练基地》
阅读原文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