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长资讯 >>政府河长 >> 广州更新河长湖长巡查指导意见
详细内容

广州更新河长湖长巡查指导意见

时间:2021-07-05     【转载】   阅读

河长巡查每次不少于10分钟不少于1公里



新快报讯 记者许力夫 通讯员赵雪峰报道 为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以水环境质量为导向,推行差异化河湖巡查,近日,广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制定《广州市河长湖长巡查河湖指导意见》(下称“新指导意见”)。相比原有指导意见,新的指导意见将河湖长巡查水体次数及频率,与河湖水环境预警机制相关联。



可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查工作



按照新指导意见,原则上河长每次巡查时间不少于10分钟,里程不少于1公里。



河长巡查一般由河长本人执行。河长确因工作繁忙无法按规定巡查河湖的,可委托河长助理落实巡查。河长助理应熟悉掌握责任河湖情况、河长巡查内容、巡查记录问题处理等巡查要求;使用委托河长本人的账号登录河长APP,在线记录巡查情况、处理河湖问题;在巡查结束当天,向委托河长报告巡查情况。



可采用多样化巡河。对无法通行的偏远、险峻地带且长期水质较好的河段,河长可利用无人机等辅助设备开展巡查工作;河长召集会议研究解决河湖问题、现场处理河湖违建、污染源等问题,视同巡河,可在河长APP中上报情况。



每次巡查重点关注7类问题



对于河湖长巡查内容,新指导意见作出更新,要求各级河湖长巡查时,对责任水体内的垃圾、违建、水质、污染、设施安全、排水设施、其他等7类问题进行巡查。



水面是否有垃圾河底是否有明显污泥,河湖管理范围内是否有违法建(构)筑物违法堆场等,水体是否有颜色异常黑臭富营养化,是否存在工业农业“散乱”污染源,水体岸线设施是否完整,排水管道设施是否出现破损或功能缺失,是否存在其他影响河湖水质安全环境的问题等内容,均为各级河湖长巡查时需要关注的。



预警等级越高 巡查频次越密



在新的指导意见当中,河湖巡查预警机制被引入。广州各级河湖长对责任水体的巡查频次,将与预警机制挂钩,实现差异化巡查。



根据新指导意见,河湖巡查预警分为通报预警、水质预警和问题预警,预警级别分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同时触发多个预警条件的河湖,以最高预警级别预警。



对于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新指导意见明确:



被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通报批评或市级以上媒体曝光重大问题的河湖,次巡河周期立即启动红色预警;水质评价为“黑臭”的河湖,次月启动红色预警;以河湖为单位,通过大数据分析方法预测每条河湖的水环境质量风险,预测河湖为极高风险的(疑似“黑臭”),启动红色预警。



一旦相关水体被启动红色预警,区级河湖长每月巡查预警河湖(河段)不少于1天次/每条(段);镇街级河湖长每月巡查预警河湖(河段)不少于5天次/每条(段);村居级河湖长、河段长每旬巡查预警河湖(河段)不少于5天次/每条(段)。对于橙色、黄色、无预警的水体,各级河湖长的巡查频次相应降低。



【来源:新快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河长资讯
更多
时政资讯
更多
  1. 2022-12-09 大雪至 农事忙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