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训练资料时间:2021-07-01 1、范围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平时训练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训练安排。 2、训练要求 训练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侧重危险化学品应救援队伍队员体能和抢险救灾技能的训练;注重危险化学品基本常识、抢险救灾装备设施使用维护保养、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设备设施认知等知识培训;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和规范,国内外的抢险救援设备设施、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等纳入训练教学中。 通过训练,使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掌握应急救援基本程序、抢险救援基本技能,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抢险救援设备设施,国内外抢险救援的成功案例和经验教训,逐步提高抢险救援队伍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抢险救援技能。 3、训练内容 3.1理论知识学习 3.1.1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学习 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案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 3.1.2化学品基本常识 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特点,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国家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重点管线应急处理原则,重大危险源管理,事故种类、特点、应急处置等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基本知识。 (1)化学品基础知识。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定义和分类。 (2)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 (3)危险化学品“一书一签”,了解和掌握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和化学品安全标签。 (4)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名录、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目录、安全控制要求,重点控制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管理。 (5)了解认知各类危险化学品存储和运输设备设施。 (6)储气瓶和工业管道颜色标志。 (7)危险化学品主要事故类型、危害特点及经典案例。 (8)典型化学品事故处置。 3.1.3应急救援装备认知和使用 了解和掌握各类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各项功能、技术指标参数、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并能结合自身岗位职责熟练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各类设备设施。(如:抢险救援车辆、侦检器材、警戒器材、堵漏器材、防污输送器材、防化洗消器材、个体防护装备、气体防护装备、培训演练装备、通讯指挥设备)。 3.1.4突发事故下的应急处置基本程序 初期管控—侦检和辨识危险源—灾情评估—等级防护—信息管理—现场处置—全面洗消—现场处理和移交—总结和评估 3.2单体实践训练 3.2.1单体基本训练内容包括队列训练、技能训练、体能训练三部分。 3.2.1.1队列训练要求:掌握队列动作基本要领,动作连贯,协调一致;队列纪律严格、仪容整齐,姿态端正。 3.2.1.2单体技能训练 (1)佩戴防护装备(原地佩戴防护、掌握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方法、掌握重型防化服与空气呼吸器的穿戴方法、了解或掌握防爆型头盔、耐酸碱和耐热手套、安全腰套、连体水衣、佩戴式防爆照明灯、呼救器、方位灯、防爆对讲机等设备的佩戴、使用方法) (2)水带铺设(掌握各类直径水带连接及铺设方法,包括水带连接分水器及水带连接水枪;水带延长及更换;沿窗口垂直铺设水带;沿化工装置、储罐扶梯蜿蜒铺设水带) (3)射灭火剂(掌握立、跪、卧、肩式射水姿势及直流、开花、喷雾等射流方式;掌握水枪、水炮、泡沫枪、泡沫炮、干粉枪、干粉炮等操作) (4)徒手救人(掌握四种徒手救人的操作方法:背式救人、抱式救人、抬式救人、肩式救人;掌握心肺复苏救援动作要领;掌握高处缓降自救方法;利用安全绳、水带等从高处缓降自救) 3.2.1.3单体体能训练 按照不同年龄段和职责制度体能训练考核训练指标。 3.3团队实践训练 3.3.1班组训练 以班组为训练单位,编队合成训练为中队、大队或支队为训练单元开展训练、各救援队伍应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需要,有侧重的开展训练。 3.3.2编队合成训练 编队合成训练包括车辆编成训练、事故处置训练、预案演练、跨区域支援演练等。 ![]() 4、训练安排 4.1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应制定年度训练计划,确定训练目标,明确训练任务和时间进度安排,落实目标和任务到每个队员。 4.2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训练须全员参与,应安排不少于20%的训练时间进行基础知识学习,20%的训练时间进行单体训练和30%的训练时间进行班组合成训练,剩余时间结合各队伍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训练。 4.3新队员首先要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和基础训练,在基本了解化学品和应急救援基本常识的前提下,开展专项技能训练和合成训练。 4.4定期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和训练。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