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秀区河长办荣获“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时间:2021-06-23 治理后的那平江碧波荡漾,沿岸成了周边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近日,在水利部开展的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中,南宁市青秀区河长办荣获“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这份荣誉的获得,得益于近年来青秀区围绕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六大任务,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治水、建城、为民”的工作主线,突出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改善等重点,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如今,辖区河流水清岸美,人们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建立河长制湖长制 确保无漏洞无死角 早晨,附近的居民可以沿着江岸跑步;晚饭过后,一家人可以在江边吹吹风。那平江已不再是过去的臭水沟,变成了一池碧波,沿岸成了周边居民休闲的场所。这是青秀区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和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辖区河流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青秀区共有河流126条、湖泊1个、水库30座。2017年,青秀区建立河长制。为确保河湖管护全覆盖,青秀区共设三级河长136名(其中城区级河长9名、乡镇级河长55名、村级河长72名),落实了河湖监管责任主体。2018年6月,顺利通过自治区以及市河长办对该城区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的验收考评,综合总成绩在南宁市15个县(城区、开发区)中排名第二。通过上级河长办的验收考评,标志着青秀区已全面建立河长制湖长制。 同时,青秀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落实了辖区江河湖库日常巡查保洁全覆盖。通过制定《南宁市青秀区河流专管巡查保洁工作方案》《河段网格化管理责任岗明细表》《河流巡查保洁市场化管理办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将河流巡查监管从片(段)延伸到点,确保城区所有河流巡查监管无漏洞、无死角。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河流保洁公司共出动2680人次、钩机80个台班,清理河道两岸、水面垃圾及水葫芦共430车约2560吨。特别是水葫芦的清理工作,保洁公司先后集中清理青龙江、马峦江、南阳河等河流水葫芦56次约1743吨。如今,青秀区辖区所有河段水葫芦已基本“清剿”完毕,河流终于“重见天日”。 普及手机巡河APP 及时解决河湖问题 “我们在巡河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即通过手机巡河APP上传汇报,让这些问题第一时间得到处理。”蓉茉社区河长雷行艺担任河长以来,经常巡查所负责的河段(那平江桥头至那平江与邕江交汇处),每次看到有人在河边扔垃圾、乱搭乱盖简易棚、破坏河道沿岸植被、焚烧垃圾杂物等,他都及时劝说和教育,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治。这是青秀区众多河长巡河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来,青秀区各级河长通过河长制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和手机巡河APP,认真履职巡河,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据统计,2018年3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城区各级河长、网格员累计巡河19149人次,巡河发现问题56个,完成整改56个,巡河网格员处理两岸乱象问题163起,共出动工作人员5121人次,清理河道两岸垃圾及水面漂浮物共2670吨,清理违规菜地3.9万平方米。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营造共建共管氛围 近年来,青秀区河长办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在辖区范围内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河湖管理保护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共梳理问题清单47个。主要问题是乱占网箱养鱼3个、围垦河岸种植农作物4个、水面漂浮物及岸边乱扔垃圾40个。截至目前,47个问题清单均已整改销号完毕,销号率为100%。 为实现长效化管理,青秀区坚持河湖长制督导检查,重点跟踪督导和检查河长履职尽责、“清四乱”问题整改销号、河流巡查保洁与长效管护、公众投诉问题查处等情况,并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从严督查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综合防治、水环境保护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执法监管等,对河长制成员单位和各镇、街道、仙葫开发区实施考核,将考核结果逐步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绩效考核以及单位绩效考评。通过开展督查与考核,及时向下传导压力,形成人人有责、人人担责、人人尽责的工作氛围,全面推进城区河湖长制工作。 此外,青秀区河长办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客户端等媒体,深入开展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对江河湖库管理保护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河湖、保护河湖的良好氛围。 向原创致敬。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如有侵权或存在不实内容,请及时联系本网站删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