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开展2021年第二次大观河综合整治现场巡查工作时间:2021-06-21 6月17日下午,大观河市级河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正晓就大观河水质状况及监测情况、河道日常监管及治污截污情况、沿线提升改造工程推进情况,开展了2021年第二次大观河综合整治现场巡查工作。市水务局、市滇管局、市滇池流域河长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五华区、西山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现场巡查。 杨正晓一行沿河道现场巡视了大观河水质状况及监测情况,河道日常监管及治污截污情况,大观河沿线提升改造工程推进情况。现场巡河结束后,在大观公园管理处,杨正晓召开了2021年度第二次大观河综合整治巡查专题工作会议。会上,五华区、西山区分别汇报了2020年大观河治理情况和2021年治理工作计划;大观河市级河长联系部门市市场监管局汇报了2020年大观河河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及2021年工作任务情况;市水务局(市河长办)、市滇管局(市滇池流域河长办)、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排水公司负责人结合各自职责作了发言。 在听取各部门的发言后,杨正晓对2021年上半年大观河水质综合评定、污染指标削减、雨污入河防治、重点项目推进、以及成功入选昆明市美丽河道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好评和肯定。并结合这次现场巡河和汇报情况,提出了三点工作要求。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抓好河(湖)长制工作的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压实责任,狠抓整改、坚决落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履行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历史责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决守护好昆明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滇池保护的有关精神及对河(湖)长制工作的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履行好各级河长职责,积极推动滇池保护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要加强雨污防控,确保今年入湖河道水质全面达标。虽然大观河1到4月份的水质情况较好,但是真正的困难在下半年,6月份昆明就进入雨季了,又到了考验排水管网系统及溢流污染防控的关键时期。要提前做好雨季溢流污染防控工作,进一步减少雨季污染负荷。要进一步摸清底数,对大观河沿线区域的泄洪能力进行调查测算,在加强排水管网建设的同时,结合老旧小区水、电、气、路改造等内容,实施管网混接错接改造、破损修复、管网更新。五华区、西山区要强化溢流防控设施建设、调度和管理,逐步完善雨季溢流污染监测体系,加强对主要溢流口全面排查梳理,有效减少雨季混合污水流入河道和滇池。要建设美丽河道,以全新面貌迎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胜利召开。争创省级“美丽河道”,要赶在COP15大会召开之前,按照《云南省美丽河湖建设行动方案(2019-2023年)》,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阶段目标,打造“水清、河畅、路通、景美、人和”的生态和谐景观带;要开展水环境提升工作,实施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工程,打造宜居的滨水环境,满足公众的生活需求;要科学补给和保障河道生态水位流量,逐步恢复水生植物与生物多样性,增强河水的自净功能,重塑相对自然稳定、健康的河道生态系统,发挥湿地生态修复功能;要开展好五家堆等湿地规划设计工作,减少非必要建构筑物,建成后要严格控制人流量,严禁摆摊设点,严防湿地公园化、旅游化,充分发挥湿地生态修复功能。通过第二次大观河巡河,进一步明确了工作任务,下半年,五华区将严格按照大观河2021年“一河一策”的治理要求,全面加强大观河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作,积极争创省级“美丽河道”。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