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本报主办的2019“江河卫士--民间河长在行动”大型公益活动于日前在贵阳市小车河阿哈湖湿地公园结束了第一次亲水活动。活动中,由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评选出的两位优秀河长兰高远和郑世红带领志愿者们进行巡河公益活动。记者随后对他们进行了专访,了解到他们背后的环保故事。郑世红:用法律捍卫生态环境保护郑世红是一名律师,同时也是贵阳市公共环境保护中心的环保志愿者,免费担任该中心法律顾问,在法律上为环境保护中心保驾护航。在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践行“枫桥经验”和生态环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多次免费调节环境生态纠纷,其环保公益和专业素养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曾收到群众赠与的“律师调节创新、维护百姓利益”锦旗。相关工作受到全国及地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被贵州省河长办公室聘为清水河贵阳段省级民间河长义务监督员及金钟河市级“民间河长”。从2010年起参加“贵阳市绿色江河全民保护行动”开始,至今一直坚持参加各种环保公益活动,曾在广播电视台、各大高校、企业、工业园、社区等进行环保宣讲,提升公众环保意识。郑世红身为贵阳国浩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依旧对小湾河、小平坝河、宋家冲河、李家冲河进行不定期巡查,据郑世红介绍,他多次对宋家河流域、李家河流域的环境污染单位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在巡查小平坝河时,发现小平坝河治理工程出现问题,他及时的做了相关工作,对相关单位提起公益诉讼。郑世红告诉记者:“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句空话,不管工作多忙碌,只要是宣传环保公益的活动,一定亲力亲为,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带头作用,以身作则。保护生态环境人人都有责任,人人都是受益者,同样也是破坏者,通过各种环保公益形式,希望人人都能参与进来,激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人们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明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对于河流污染保护,相关管理人员要把工作落实到实处,对河进行流实地监督,督促他们更好的完成河长任务,同时还要监管排污机构。另一方面,政府应大力鼓励老百姓共同参与环境保护,从而可以加强政府督管河流环境的压力,提高河流保护,减少排污,这样才能多方面有效的解决环境保护效力:”。兰高远:“民间河长”肩负环保带头重任兰高远是贵阳市公共环境中心项目部主任,同时也是贵州省省级“民间河长”,贵阳市观山湖区高家河“民间河长”。长期对高家河河段进行巡查,发现河流污染问题,及时向上级部门反应,配合“政府河长”一同解决河流污染问题,保持河段生态健康。曾多次参与贵阳市环境环保公益活动。说起“河长制”,兰高远告诉记者,“河长制”是国家向全国各地政府推行的一种方案。贵州省“河长制”分为“政府河长 ”和“民间河长”。“政府河长”又分为“省级河长”和“市级河长”。“政府河长”一般由省市县乡政府干部担任,而“民间河长”是由一些当地村委会干部、委员或村民构成,但二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为了治理河流,保护生态环境。“政府河长”具体是针对整个河流状态进行保护并提出具体措施解决问题,而“民间河长”则更多是对河流实地进行巡查,发现河流污染问题及时向上级政府报告。作为一名“民间河长”,兰高远说:“希望人人都能节约用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往水里扔垃圾,珍惜爱护水资源,以实际行动带动周围更多人参与到公益环保当中。” 在日前进行的小车河亲水活动中,兰高远亲自带领志愿者们对小车河阿哈湖湿地公园河段进行水质检测,并讲解河流水质情况,让志愿者们更为直观的了解河流污染情况。兰高远认为此次由本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举行的护水活动非常有意义,不管是大人和小孩都对水资源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水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小朋友们从小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最重要的是带动周围群众,号召激发大家一起加入到生态环境保护中,这才真正起到环保公益活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