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优秀河长龚鸿志:情系水文章 守护美家乡时间:2021-06-15 六枝特区牛场乡位于乌江上游的三岔河畔,因被黔中水利枢纽和懒龙河四面环绕,被当地人美誉为大自然轻轻放在山水之间的一个“天然岛屿”“高原明珠”,全乡四面环水,森林覆盖率达54.7%,自然资源丰富。 近年来,牛场乡成为了一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净土,而这样的生态环境离不开一个沉得下心、赴得了身、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黔中湖畔每一滴水的龚鸿志。 ![]() 工作中,龚鸿志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紧盯防、治、管、护、养等关键环节,严格责任、落实措施,使得黔中湖畔水更清了、景更美了,留住了黔中半岛、清新牛场的美誉,也保障着省城贵阳人民的优质用水。 用心有力,坚持把责任扛在肩上。牛场乡水资源丰富,承担着给贵阳市人民提供日常用水重大责任,水源保护责任重大。为此,龚鸿志深入思考,坚持寻根索源,按照“盯住上游、管住中流、保好下游”的思路,摸排了三岔河河段流域情况,深入了解其干流途经牛场乡的6个村16个村民组和涉及782户3265人。全面掌握主要污染源,有的放矢开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特区河长制精神,建立健全河湖保护管理体制,坚持治理与预防并重,在牛场乡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同脱贫攻坚同步研究、同步落实,配全配强乡村两级河长人员队伍,形成乡村两级联防联管的工作机制,层层传导和压实责任,全力以赴做好水文章。 ![]() 亲力亲为,坚持领头冲锋在前。为使河湖保护常态化、长效化,龚鸿志自从担任三岔河河长以来,主动担当作为、认真履职尽责、亲力亲为。他找准靶心明方向,积极谋划,配合相关单位划定水源保护区。2017年以来,龚鸿志数不清多少次走过全长19.9公里,覆盖6村16个村民组的河段,现在依然每月组织人员巡河1次,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组织人员整改落实,对重点河段和重要的季节,提高巡查频率,把工作往深处抓、往实处抓。他创新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对全乡范围内村级河道及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绿水河及其支流、水域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水库开展“清四乱”排查检查,清理整治河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突出问题,河湖库面貌明显改善。 创新机制,坚持抓好源头治理。龚鸿志坚持把工作机制创新作为高效落实工作的助推器,实行常态化排查治理。针对整治污染源,不定期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对农户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进行排查,尤其是养殖大户的污水排放,对存在污染隐患立即整改,从源头上防止污染,先后建成牛场村污水处理站、尖岩村污水处理点。日常巡查工作定人定责,乡级河长每月不少于1次的河道巡查、村级河长每月不少于4次河道巡查。 ![]() 2021年以来,牛场乡乡级河长共参与巡河4次、村级河长共参与巡河20余次。同事,着力打击非法捕鱼现象,取缔树脂竹筏一艘,共收缴价值1000余元非法捕鱼渔网,劝离岸边垂钓者6人,巡河长度43.56公里,出动人员60余次,出动车辆15次,出动船艇2次,现场制止巡河发现问题并立行立改8个。为维持河道内环境整洁、干净,联合黔中建管局共聘用保洁员1名,定期开展河岸周边环境卫生整治。 注重宣传,坚持营造良好氛围。保护水源,人人有责。为了强化广大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管水、护水、爱水的思想意识。龚鸿志制作了《牛场乡水环境保护倡议书》,向沿河居民、单位及企业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通过村村响、庭院会、院坝会、进村入户等方式进行宣传生态环保知识,爱水、护水知识,让爱水、护水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居民治水护河意识和参与热情,现在,牛场乡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家乡情怀和文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村庄和沿河环境卫生得到大力改善。 ![]() 龚鸿志常说:“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从美丽乡村做起。只要党有号召,我们基层干部就全力抓好落实。”如今,放眼望去,牛场河面清洁、干净,风景优美,一幅百姓富、生态美的山水画卷呈现在我们面前。那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的美丽意境和“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自然境界慢慢在三岔河畔变成常态。 尚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聂建云 编辑 魏容 编审 马刚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