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6月3日讯(记者 王端鹏 范俐鑫)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2020年山东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宋继宝介绍,大气环境方面,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87,重污染天数平均为8.8天,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69.1%。其中,PM2.5年均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较2015年分别改善37.0%和14.2个百分点。水环境方面,全省83个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中,优良水体比例达到73.5%,无劣Ⅴ类水体。海洋环境方面,按180个国控考核站位测算,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1.5%。声环境方面,全省共布设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点位3518个,城市昼间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辐射环境方面,全省环境电离辐射水平保持稳定,电磁环境监测点及电磁辐射污染源监测点监测结果均与往年持平。生态环境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78处,总面积1464.72万亩。
全省16市建成区的166条黑臭水体均通过省级“长制久清”评估和国家部委联合抽查,消除率达到100%。38条省控及以上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V类水体,71个直排海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9.8%,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全面完成省扶贫工作重点村1007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清理整治任务。完成13415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超额完成“十三五”任务。在全国率先采用卫星遥感监测与人工排查相结合,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工作。
随着一年一度的中高考即将来临,全省各地开展“守护宁静”绿色护考活动,为学子中高考冲刺保驾护航。 截至6月2日,省和16市生态环境部门均已部署开展绿色护考工作。围绕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省和各市严查各类噪声污染源。对可能产生噪声污染的各类污染源逐一排查,重点依法查处不正常使用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等违法行为。济南、德州、聊城等市针对建筑施工时间作出限制性规定,明确中、高考期间暂停夜间建筑施工许可。烟台、潍坊、滨州等市发布通告,严禁在考点和居民区方圆500米范围内进行产生噪声的经营、宣传、娱乐、建设(装潢)施工作业等行为。
刚刚结束的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门将“一刀切”问题纳入督察范畴,严禁“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的敷衍应对的环保整改做法,杜绝紧急停工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同时,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中,我省实施差异化分级管控措施,严防应急减排“一刀切”。把涉及居民供电、供暖等保民生企业和涉及外贸出口、战略性产业、新兴产业企业纳入保障清单,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不要求实施停产措施;对省级以上重点建设工程在严格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不要求全面停工;对39个重点行业开展绩效分级评定,其中A级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自主采取减排措施,不要求停产限产。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