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区“最美”民间河长“爱妈妈” 荣获全国“巾帼河湖卫士”称号时间:2021-06-06 杭州日报讯 粼粼西湖水,涌现出了巾帼最美河湖卫士。 近日,由水利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寻找最美河湖卫士”活动结果正式揭晓,由杭州市治水办推荐的杭州市民间河长、西湖区北山街道河道观察员李勤爱荣获“巾帼河湖卫士”称号。 今年75岁的李勤爱,邻里亲切地称呼她为“爱妈妈”。多年来,她积极投身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开展江河守护行动。她带领600多名志愿者,守护一城碧水;她与排污作坊主依法斗争,冲锋在“碧水保卫战”一线。 与“五水共治”的因缘 自2014年全省开展“五水共治”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其中涌现出一些心系江河、情注碧水的爱心人士。常年从事公益事业的李勤爱就是其中之一。 最初护河,是因为一到夏天,家里的窗户就没法开。那是2015年12月,李勤爱为了找出原因,沿着水流的方向逆行而上,发现了污染源:沿山河边的某饭店晾晒了一大排刚制作完的酱鸭,酱鸭的酱油流入河道,导致河水变色变味。 李勤爱干脆利落地做了两件事。 在执法人员监督下,饭店进行了整改。因为这件事,李勤爱与“五水共治”的缘分正式开始了,如今的她每天都要巡河,沿山河有个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一日二探”巡河护河 李勤爱在松木场桃花弄生活了40多年。她自小随父母从青岛南下杭州,性格上有着北方人的爽朗,处事中又有着南方人的心细。她像一名文武双全的全媒体记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了河水从浑浊到清澈的喜人变化。 她说,巡河的时候,要利用好眼睛、鼻子和耳朵。先看河面上有没有垃圾、油污,水位是否正常;然后要闻,有没有异味;最后还要听,水流的速度怎么样,排污口也不能放过…… 一年365天,无论风霜雨雪,她都会去河边“一日二探”:早晨,看看河道水域有没有漂污花、有没有垃圾、有没有死鱼,一旦发现“苗头”,立即拍照取证,发给河长、北山城管执法中队以及护河先锋队秘书处微信群;傍晚,再去看看整改措施有没有实施;有时候,夜幕降临,她还会和治水办的工作人员一起打着手电去“暗访”,看看有没有偷偷排污的行为。 永不退休的民间河长 在巡河工作上,李勤爱一直都秉持着恪尽职守、对排污“零容忍”的态度。 邻居们感慨:李勤爱的眼里揉不得沙子,她爱护家门口的河水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又像妈妈呵护婴儿一样呵护着沿山河。方圆几里的人未必知道李勤爱的名字,但都认得她这张脸,都知道松木场桃花弄有个好管“河”事的“爱妈妈”,一些居民发现河里有啥不对劲,还会来向她报告情况。 多年来“爱妈妈”载誉无数:她被授予杭州市首届“民间环保达人”、北山地区“最美河长”等称号,家中的红本本从地板上叠起来能碰到天花板,大学生们都慕名来向她讨教治水经验。 巡河过程中,李勤爱会带领志愿者捡拾河岸边的垃圾、劝导在河里洗涤垂钓者、测试河水水质,并向过往行人发放“五水共治”宣传资料,实地体验巡河护水的内容和意义。 粗略统计,她已经主动牵头组织了76期西湖区青少年护河先锋队护河日活动,至今已有近百所学校的7000名学生参加过这项巡河护河环保公益活动。 李勤爱表示:为了沿山河的清澈水质,为了左邻右舍的清新生活,她会继续履行义务,做一名永不退休的民间河长!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转载、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