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拜登执政百日 成绩严重“偏科”时间:2021-05-01 美国总统拜登1月20日在华盛顿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至4月29日执政百日。 接手受到新冠疫情、经济困境等“近忧”,和债务膨胀、社会撕裂等“远虑”所困扰的美国之后,执政百日的拜登到底交上了怎样一份答卷? 分析人士认为,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在控制新冠疫情和恢复经济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应对移民危机和控枪等棘手问题上举步维艰,执政成绩“偏科”严重。 内政:“拉分项”居多 近期多项民调显示,拜登支持率在略高于50%的水平上徘徊。在二战后的美国,新总统上台百天后执政满意度维持在半数以上是常态,拜登难称“优等生”。 ![]() 4月28日,美国总统拜登在首都华盛顿的国会发表演讲。 一、两党割裂态势在拜登执政后没有得到改善 以党派划分来看,拜登的支持率呈现出巨大差异。他几乎获得了民主党选民的一致支持,在独立选民中的认可度也超过半数,但肯定他的共和党人却寥寥无几。尽管拜登在去年11月的胜选演讲中承诺要治愈分裂的美国,但目前美国民意对立程度依然很高。盖洛普民调数据显示,截至27日,拜登在民主党内的支持率比在共和党内的支持率高出80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拜登是自克林顿以来上任百天支持率的党派差异最大的美国总统。 二、疫情防控方面,拜登基本兑现了广泛接种疫苗、扩大抗疫物资供应、大规模重开学校等竞选承诺 拜登28日发表的在国会演说中称,百天来美国已接种超过2.2亿剂疫苗,超过了他此前100天内接种1亿剂疫苗的承诺。值得注意的是,疫苗接种“党派化”正在拖累美国疫情好转。4月中旬的一份民调显示,41%的共和党选民对接种疫苗感到犹豫或直接拒绝,而持相似态度的民主党选民只有21%。 ![]() 4月27日,一名女子经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的一处疫苗接种点。 三、移民政策是拜登的“百日成绩单”中最刺眼的“拉分项” 近日,美国几大主流媒体所做民调均显示,受访者对拜登的移民政策支持率最低。尽管拜登上台后撤销了前任特朗普政府多项限制移民入境的行政令,并在上台伊始就向国会提交了全面移民改革提案。但可以确定的是,拜登无法在短期内重建瘫痪的移民接纳体系。 拜登执政以来,美墨边境地区无人陪伴的非法移民儿童数量持续在高位徘徊且安置条件极其恶劣。即便是拜登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认,政府在移民问题上应该处理得更好。 四、控枪是拜登“百日成绩单”上的又一“劣势科目” 进入2021年,美国大规模枪击事件持续呈激增态势,但拜登的应对措施没能让民众普遍满意。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美国社会和民主、共和两党在控枪问题上长期高度对立,任何控枪立法在国会也注定难以顺利推进。 外交:忙于“还旧账” 经历上一届政府的外交动荡后,拜登政府就任百日来在外交政策上试图回归传统。《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戴维·伊格纳休斯近日撰文说,拜登百日外交更多是“破”而非“立”,忙于收拾前任留下的烂摊子而未能形成新战略。 拜登就任后逐步逆转特朗普政府在气候、军控、伊核等问题上的立场,推迟了特朗普政府原定的阿富汗撤军时间表,突出同盟体系和价值观在美国外交中的核心位置,但在大国关系和疫苗援助问题上仍未摆脱特朗普政府时期的窠臼。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迈克尔·欧汉龙认为,拜登执政百日来的外交政策有亮点也有败笔。相比前任政府,拜登政府在外交上显得“专业、有条理”,但急于从阿富汗撤军是极其糟糕的决定。另外,欧汉龙认为,美中关系已经脆弱并面临障碍,美方应注意言辞,不要煽风点火。 ![]() 4月16日,一名男孩在阿富汗喀布尔一处墓地卖水。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将于5月1日开始从阿富汗有序撤离,美军以及北约驻阿军队将于9月11日前撤出。 拜登政府目前的外交政策仍处于计划内“还旧账”的起始阶段。接下来,拜登政府将步入伊核协议谈判的“深水区”,面临撤军后阿富汗局势恶化所伴随的恐怖主义复苏风险,以及承受在处理大国关系时难以摆脱的国内政治束缚。此外,拜登政府还将面对国际政治中种种意外事件的考验,挑战才刚刚开始。 经济:有亮点也有风险 经济层面的最大亮点当属拜登政府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在国会的通过。法案为大部分美国家庭派发直接纾困金、延长额外失业救济金领取时间、为州和地方政府提供援助、支持学校复课,还包括应对疫情、推广疫苗等内容。皮尤研究中心的民调显示,这一救济计划获得了大多数美国民众的支持。 由于疫苗接种的推广、救助计划的施行,近期美国经济复苏形势有所改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预测显示,在2020年萎缩3.5%之后,2021年美国经济将增长6.4%,这比1月底预测高出1.3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部分经济学家警告,大规模救助计划可能推高通胀风险,而不断膨胀的债务也是美国经济中长期面临的挑战。 监制:段爽 主编:邓晨曦 审核:赵静雅 编辑:赵柠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所有内容皆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河长生态网的观点和立场。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