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资讯 >>生态宣传 >> 国际环保组织驻京首席代表:中国正逐步成为物种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袖
生态资讯
更多
详细内容

国际环保组织驻京首席代表:中国正逐步成为物种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袖

时间:2021-04-23     【转载】   阅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洹星)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用不同方式表达对环境、生态、地球的关注。近日,总台记者专访了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的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正逐步成为物种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袖。

  野生救援是在美国注册的非营利非政府的国际环保组织,致力于通过公共宣传活动,教育公众减少对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的消费需求,同时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为配合今年的世界地球日,野生救援将在4月底开展主题为"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的公益活动。据该组织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余冲介绍,目前全球的塑料垃圾已经达到了90亿吨,其中只有9%得到了回收和利用,其他都被焚烧填埋或者流入海洋。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会造成100万只海鸟和10万只海洋哺乳动物死亡。此次公益活动旨在呼吁广大群众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去呼吁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同时我们也会跟全球的一些连锁酒店合作,呼吁他们逐步停止向住店的客人去提供一次性的塑料,比如说牙刷、梳子、塑料袋,然后我们还会跟其他的环保机构,还有企业一起合作,开展全国性的清理海滩旁的塑料垃圾的行动,这样的话也能让公众更直观的认识到塑料垃圾对于环境的影响。此外,鼓励所有的公众能够自带可反复使用的水杯、购物袋和餐具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

  正是意识到塑料对地球、动物以及人类造成的影响,一些国家已经行动起来。比如英国计划在2042年前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废弃物,包含塑料袋、食品包装袋和一次性塑料管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塑料制品;韩国已经于2018年底在商场和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袋……在余冲看来,中国近年来在减少非必要一次性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方面也在持续加大治理力度,"从国家的政策层面,其实已经释放了非常明确和有力的减少一次性塑料污染的信号。比如说从今年1月开始,全国的餐饮行业是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能够去表明中国减少塑料垃圾的态度,然后也会有助于公众去参与到减塑的议题和环境保护里来。另外就是去年中国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文件,这个意见对于特别是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餐具和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有一个的规划和路线,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的成果。"

  野生救援从2005年开始进入中国并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的工作。余冲认为,中国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尤其是近来中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任大国担当,"我觉得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它不仅是一个环境目标,它其实是整个社会低碳转型的目标。它会涉及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说你怎么去制造、交通、饮食,很多生活方式的选择。所以作为国际机构,我们不仅是欢迎,而且是希望能够积极参与到中国达成目标(的过程中)。"

  余冲表示,野生救援16年来见证了中国逐步成为物种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袖,未来将继续与中国在相关领域开展深入交流合作,推动环境保护,"我们也是见证了中国逐步成为物种保护和减缓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领袖。比如说中国政府宣布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加工和贸易,这个重要的举措我们觉得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也在同期一起对于政策进行了宣传。未来作为国际环保机构,野生救援还是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自己在公众传播和国际领域的优势,在公众教育、执法能力建设等方面跟中国政府去加强合作,继续倡导公众不食用、不非法买卖野生动物,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尽自己所能去选取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一起为生态环境保护尽一份力。"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