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态资讯 >>生态产业 >> 中药材产业为冀南山区“种”出致富“良方”
生态资讯
更多
详细内容

中药材产业为冀南山区“种”出致富“良方”

时间:2020-12-07     【转载】   来自:经济参考报   阅读

     

timg (5).jpg

      仲夏的太行山,生机盎然。千亩金银花盛开在河北涉县清漳河两岸,农户们正在花田里紧张有序地采摘花朵,希望趁今年盛花期,赚得一份好收成。



  早晨五点半,天刚亮,家住涉县合漳乡白芟村的李月英就已吃过早饭,提上塑料桶、拎起小板凳,朝村口的金银花基地走去,想趁天气不热多摘些。她说:“只要勤快,一天采摘20斤不成问题。”



  涉县位于太行山深山区,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由于十年九旱、靠天吃饭,许多农民一度深陷贫困之中。



  作为太行山道地药材主产区,涉县拥有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近年来,该县因地制宜,将中药材作为重要产业,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运作,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经过多方考察,金银花这种耐寒耐旱、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被引入涉县。陈国明是全县第一个种植户,2017年,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自家地里试种了1亩,当年每斤金银花卖到了5元,和市场价持平。



  作为白芟村村委会委员,尝到了甜头的陈国明决定带村民一起致富。2018年,他们和涉县聚本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公司以每亩7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建立金银花基地,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指导。



  “金银花浑身是宝。花瓣可以入药,叶子可以泡茶。剪掉的枯藤卖给养牛场当饲料,10年以上的老树能做盆景。”聚本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水连说,目前公司建立的中药材基地覆盖全县5个乡镇,仅白芟村一个基地就能吸纳50人就业。



  “我年纪大了,但也想参与进来。”今年75岁的郭巧枝告诉记者,以前街坊邻居常来家里聊天,现在都去种植了,没人陪她说话,可见中药材“火热”程度。



  随着中药材产业逐步壮大,涉县开始探索中医药文旅融合发展。在偏城镇桑栈村,一座中医药主题小镇基本成型。粉碎、研磨、晾晒……展示中药材加工过程的浮雕立在村口,观光长廊和生态绿道连接起村庄和药田。占地2万亩的野生药林作为特色景观,吸引众多游客观光。



  截至2019年底,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36万亩,带动6.51万户农民增收。目前,当地正在建设3个中医药文化养生中心,打造3条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线路。在旅游业带动下,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穷困的太行山,如今“穿金戴银”,走出一条“造血式”扶贫新路。(记者 冯维健)

       资料来源:版权归原作者与原作者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技术支持: 商联网 | 管理登录
0
×

购物车

商品名称 数量 产品单价 折扣 总计
金额总计:¥23立即结算
seo seo